該用內容去找人,而非讓讀者訂閱你的文章
早期的內容創作者覺得經營社群非常重要,只要社群粉絲夠多就可以把自己的文章推播出去,但在社群觸擊率越來越低、傳統媒體越來越不被重視的時下,我們該以真正好的內容吸引特定的族群,讓這些讀者願意散佈你的文章,而非只是想著寫好了文章發佈到人群多的平台即可,因為那只是含金量不高的不可辨認流量。
影片教學
注意事項
- 你很明確想過你的文章要吸引那些人嗎
- 同一個內容你上架到哪,每個地方的族群都不同,所以標題重新命名很重要
- 怎樣把散佈到各平台的讀者收割回來,你要增加黏度
- 適時善用KOL(關鍵意見領袖)的影響力
- 你要在讀者面前用很簡單的方法吸引他
- 人會幫你轉發、討論、動幫你散佈,現在已經是肉搏戰了
- 現在所有的群體都是小眾的,小眾就可以讓你活得很好了
- 不要想著成為知名部落客或網紅,目前年輕人已經沒有所謂的集體信仰了
- 內容和讀者是互相的,先想這群讀者要什麼才想你要準備什麼文章
- 作內容其實是埋線,埋線的東西就是賣你的內容或日後你的活動
- 你寫作內容的TEMPLE要符合讀者閱讀你文章時的感覺(沙發上看吃喝玩樂,書桌上看商業週刊),所以寫部落格跟經營社群內容是不同的,手機載具是近距離,要越簡單越好,不適合傳統媒體的長篇大論
- 製作影片得到的流量反饋一定會大於圖和文,更能夠拉到更多的社群
- 所謂的IP就是可以被辨認的流量,他的含金量一定比不可辨認流量更高
- 寫文章是把讀者當朋友,用他聽得懂的話說給他聽